北大法学院“法学+ ”跨学科沙龙第2期—— 中文系贺桂梅教授主讲“当代中国文艺法律叙事的性别视角”

2023年12月28日,“法学+ ”跨学科沙龙第2期在凯原楼B10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沙龙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学者贺桂梅教授主讲“当代中国文艺法律叙事的性别视角”。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车浩主持活动,法学院近60名师生参与讲座交流。本次活动得到北京大学道·安法学基金的大力支持。


915591bffe634f47972bcad1330a3f71.jpg


贺桂梅教授从文艺、法律、性别三个概念入手,阐释了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文艺中的法律并非简单地用文艺宣传法律,而是如传统中国以“礼乐刑政”一体进行社会治理一般,当代文艺也应被视为与法律、政治并立的治理要素,一同促进法律实施。贺桂梅教授认为,如今引起社会关注的法律议题往往关乎女性主义叙事,但法律的性别视角并不局限于女性主义视角,而是说普遍性的法律问题必须经过包括性别视角在内的多重视角的反思。


7c995eae17ae49b09f2899d251443483.jpg


随后,贺桂梅教授选取当代文艺作品中三个典型的女性法律叙事形象,采用性别视角分析其所呈现的不同时代的法律难题。四五十年代的“刘巧儿告状”与婚姻法律的变革息息相关,是革命背景下少有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法治案例。从深入群众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中可以看到,作为受压迫者的女性的主体意愿是否被实现,是人民司法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准。九十年代“秋菊打官司”反映了行政法制化的时代背景,秋菊讨到说法时的茫然展现了传统乡土和现代科层制国家治理间的张力。本世纪一零年代的《我不是潘金莲》实际上展露了性别议题,与近期开播的电视剧《我不是受害人》类似,分别反映了乡村女性和都市女性面临法律问题的复杂性。贺桂梅教授指出,当代中国存在某种连续性,人民司法的核心一直是深入群众、深入当事人。三个典型女性形象反映出人民司法需要灵活应对时代变迁,理解当事人的困境,真正走入其内心世界。



贺桂梅教授的讲座例证生动,分析细腻,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和思考。在自由讨论阶段,彭錞、王也等师生针对女性形象的典型性、忠诚协议、信访制度等话题积极发言,踊跃提问。马忆南教授结合自身参与女性相关立法的经验分享了体会。最后,车浩副院长代表学院感谢贺桂梅教授的精彩分享,为“法学+ ”跨学科沙龙第2期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